相关介绍 |
---|
摘要: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家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文章主要从家族企业的优劣势分析入手,从而提出使家族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家族企业;利弊;发展
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家族企业经历着无数次的潮起潮落,如今,家族企业在我国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中国企业发展的道路,随着长虹、方太、格兰仕等一批优秀家族企业的崛起,我国家族企业的前景越来越被大家看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家族企业也遇到了许多难题与瓶颈,如何更好的改革成了家族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的关键。
1 家族企业的定义以及特征
家族企业是家族成员拥有大部分企业资产,并且掌握全部或大部分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控制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亲情放在首位并追求家族利益的经济组织。家族企业具有几个重要的特征:
①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合一。从产权角度来讲,家族业具有清晰的产权界定,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由主要家族成员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合一。这种两权合一的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经营上的一些制约因素,保证企业经营方式的灵活性,从而保证企业高速运作,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不分离,企业领导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从而企业领导者会竭尽全力为企业牟取利益。
② 中国家族企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任人唯亲为择员标准。血缘关系是家族企业的组织基础,家族企业的择员标准是与家族的亲疏程度,对外员工采取选择性的录用,企业的重要事务都由家族成员承担,由于家族成员之间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所以他们之间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家族企业,有利于企业统一管理与领导,并且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和监督成本,有利于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③中国家族企业以追求家族利益为主要目标。由于家族成员之间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家族内部普遍存在着一种利他主义现象,在个人利益与家族利益发生冲突时,家族成员往往选择牺牲个人利益,这种利他主义精神让家族成员们更好的凝聚在一起。
④家族企业基本上都实行家长制的集权化管理模式。在家族企业中,“家长”作为企业的领袖人物和精神支柱,他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出色的经营才智,征服着企业成员。家族企业内部主要依靠家长的个人经验与智慧来管理企业,权力高度集中,决策标准单一,决策的速度快,对家长的依赖性较高。
2 家族企业的优劣势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它有着其他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①家族成员对企业的忠诚度极高。家族企业择员标准为任人唯亲,对外来员工有极大的排斥性,由于家族成员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家族企业中重大职务又均由家族成员担任,所以家族成员对企业非常忠诚。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发展起来比较困难,而家族成员对企业的忠诚,会促使他们竭尽全力的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在这段时期,家族成员的忠诚比什么都重要。
②蕴含共同利益的凝聚力将家族成员联系在一起。在家族企业中,由于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联系,使得他们之间沟通交流较多,互相知根知底,彼此之间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他们共享利润,共担风险,追求企业的共同利益,因而易产生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企业遇到困难时,他们不会大难临头各自飞,他们只会通力合作,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③采取家长制的集权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它的优势所在,但同样也有着它的劣根性,在这里先介绍它的优势。首先“家长”作为企业的领袖人物,在企业内部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威信,而这种权威的存在,一方面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程序简单易行,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捷,能快速反应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时间优势。另一方面采取集权化模式,可以迅速地抓住稍纵即逝的商业契机,避免决策拖沓。
④家族企业的运行成本低。首先家族企业的管理成本较低,表现在家族企业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基础之上的,一方面家族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彼此信任,所以企业不必用较高的成本为代价去协调他们的关系,可以降低他们之间的磨合成本,另一方面家族成员对企业有着极高的忠诚,对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所以他们通常会自我管理,不会给企业增添许多额外的费用,这两方面促使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最小化。其次家族企业的监督成本较低,表现在家族企业采取两权合一的管理结构,企业的领导人和经营者都是家族成员,信息传递十分迅速,不但节约了时间成本,而且还使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没有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家族企业在具有这些不可比拟的优势时,也存在着一些天然的劣根性。
①家族企业具有较强的排斥性。一方面由于家族企业往往任人唯亲,使一些优秀人才不能进入该企业,即使会录用一些外来员工,无论在升职加薪方面还是信任方面,家族企业都不能做到对外来员工和家族成员一视同仁,使得一些优秀人才觉得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从而
选择离开企业,另谋出路。另一方面家族企业对外来技术和管理经验又具有较强的排斥性,使得家族企业由于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营水平的稀缺,始终“长不大”。
②人治的经营模式也不利于家族企业的发展。在家族制企业中,当家族成员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时,由于家族成员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企业的领导者通常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一方面会让其他员工怨声载道,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失望,另一方面会让家族成员产生更大的惰性和随意性,这种人治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给企业的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
③企业领导者独断专行,降低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创业初期,个人或家族决策形成的“家长”作风使得决策程序简单易行,能够迅速反应外界情况,并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节约时间成本。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一方面企业面临的决策也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企业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以及他对外界情况的嗅觉,已经很难在所有决策上都做到科学合理;另一方面由于企业领导者权力的膨胀以及初期企业的成功,使得他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影响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④家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在家族企业创业初期,企业所需资金大多通过家族内部成员和朋友筹借得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大多依靠企业自身资本的积累以及原有股东的再投资,由于产权的封闭性,家族企业不允许外来投资者进行投资,从而使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加的有限,融资方式单一。资金不足是家族企业难以跨越的障碍。⑤亲情与利益的冲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成员之间也会因为一些利益上的分歧发生摩擦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他们不再真诚相对、彼此信任,当他们之间勾心斗角,不再为着同一个目标奋进,当他们面临感情的疏离甚至于亲人之间的决裂,那么就会给整个家族企业带来毁灭性灾难。
3 家族企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通过以上对家族企业的优劣势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家族企业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家族企业也无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问题,家族企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①“任人唯亲求稳定”走向“任人唯贤求发展”。一方面企业择员不再仅仅局限在家族成员中,而应该广纳贤士,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企业的经营水平,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家族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家族成员和普通员工一视同仁,不再因为家族情结困扰,放任家族成员的违规行为和内讧,除此之外,在过去,家族企业的关键岗位由家族成员把持,事实证明,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这种方式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有能者居之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企业应该完善激励机制,提拔优秀的人才,而不管他是不是家族成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向任人唯贤求发展的道路。
②改变家长制的集权模式。在家族企业创业初期,家长制的集权模式有利于企业的初步发展,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这种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家族企业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家长个人决策的经营方式,一方面企业老板应该改变过去那种独裁专断的作风,不应该再盲目地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对老板惟命是从的态度,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
③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资合”代替“人合”。过去由于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仅仅依靠自身资本的积累和原有股东的再投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使企业不能做大做强。资金不足将成为家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保持充足的资金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对家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企业应该鼓励外来投资者进行投资,实现股权的多元化,不但可以保持充足的资金,还可以分担风险,从而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银行融资或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做大做强,从而彻底改变过去仅仅依靠“人合”方式获得资金的融资渠道。
④变更产权制度,由一元向多元迈进。“科学而合理的产权结构和层级,将会消除对个人和家族的依赖性,降低企业决策和经营风险,把企业引向良性发展道路,使企业成为公众型企业。”
⑤与其他经济成分融合形成混合经济。以前,家族企业主要以个人独资为主,与其他经济成分在空间上并存,而现在家族企业应走向内部融合,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外资等形成混合型经济。混合经济在促进经济活动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筹集资金,开辟直接融资新渠道,另一方面有利于两权分离,让所有者与经营者权责利明确,并且还可以加强企业自身管理,提高效益。
⑥让家族企业走向国际。国际化是任何企业做大做强所必经的道路与选择,家族企业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当在国内拥有了一定的实力与影响力时,就应考虑如何将企业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和先进技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合作开发、自主开发等阶段,力争做到“洋为中用”,再通过国际间分工合作,使中国的家族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刘巨钦.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应焕红.家族企业制度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企业技术开发-2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