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介绍 |
---|
披着华丽外衣的高高档品牌没有值得尊敬的态度、令人喜欢的个性,只能是“高档”,而称不上“高贵”品牌。 初春雨后的一个早上,在屋里一边喝着牛奶一边看着财经新闻, 准备补充完能量去上斑。窗外正在换绿的花木很有“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的感觉, 对屏幕上主持人的报道正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忽然, 新闻间隙传来的一段轻灵曼妙的音乐让我抬起头来。只见一个个闪现的画面既有灯红酒绿的都市, 也有清新自然的原野, 配上文案让人怦然心动, 呵呵, 职业敏感告诉我一定是久违的好广告! 第一反应, 应该是哪个国家的旅游广告吧? 当镜头慢慢划过那皮包的纹理时才发觉,原来是Lv。 广告的文案也写得入木三分、颇有见地。在这里,不妨跟大家分享。 “何为旅行?”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 也不止是一次假期, 旅行是一次过程,一次发现, 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 旅行不仅让我们看勃世界。 更让我们看劲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究竟.是我们创造旅行. 还是旅行造就了我们!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 生命将翻领你去向何方? 影视广告让我联想起了此前在机上杂志看到的Lv的另一个广告,画面是网球明星阿加西和格拉芙怡然偎依在酒店里,文案告诉我们:“爱,是人生最美丽的旅程”。 这次新传播把Lv定位在了“旅行”,它是在引导人们去发现自我、体验生命, 无形中,品牌扮演了消费者生活中的一个智者、一位导师。 显然,这和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大多数人购买L V 的动机完全不同, 无论正品、还是仿冒。这两年, 经常看到一些有关中国奢侈品市场快速增长的研究报道, 印象较深的一张媒体照片,是一堆东方女性围着很可能是香港某L v 专卖店的打折品争先恐后, 这似乎就是对“ 大陆消费者深得香港商家青睐” 说法的图片说明。平日里跟朋友聊天也知道, 精明的上海O L ( 白领小姐) 们皆以一身名牌装扮为荣,是否正品就真真假假了, 反正既维护了面子也不做一味的“ 冤大头”。 国人对奢侈品的趋之若鹜一方面说明了长久以来的物资匮乏积蓄了巨大的消费冲动,另一方面,那种盲目的热情也一再让商人们明白, 群体性虚荣迷信就是商机不断的来源。 看看我们身边的高档地产、白酒广告,处处充斥着“国际”、“品位”、“高尚” 等各种时髦的标签,绝对让你住着用着有面子, 可又有几个是真正关照消费者的内心及生活呢? 这些披着华丽外衣的高档品牌没有值得尊敬的态度、令人喜欢的个性, 只能是“ 高档”, 而称不上“ 高贵” 品牌。一个没有高贵精神的品牌自然很难持久保持竞争力,比如随风而逝的T C L 钻石手机。这也印证了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 贵族是要三代才能培养出来的”。 但我在想,社会心态和广告的关系是“ 鸡生蛋” 还是“ 蛋生鸡”呢? 是这种略显病态的群体心理决定了我们的奢华品牌也一起精神缺失呢? 还是我们的广告人也随波逐流而只图满足消费者一时之快、为庸俗之风推波助澜呢? 来源/:董斌《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