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page01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报告中心 > 项目申请报告 >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及重点内容分析

相关介绍
    当前普遍认为,工程建设项目分四个阶段:投资前期阶段、投资阶段、建设阶段和后续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行性报告、可研报告,初步报告即项目建议书)正是投资前期的重要文件,它不仅在前期阶段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投资前期的重要文件,是指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对工程项目涉及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对可能拟建的各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佳方案,同时对项目建成后的效益进行科学的估计和测评,在此基础上对项目的设计科学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可靠适用性和建设的可能与可行性进行研究得出的报告,它不仅在前期阶段起着重要作用,是该工程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以及如何进行投资与建设的决策依据,而且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
一、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是确定项目是否投资的重要依据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国家原有的投资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单一的项目审批制改为审批、核准、备案三者并立的投资管理体制。根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不同要求,在以往单一的申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了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以及备案文件的要求,使前期工作更显多样性,目的是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的投资行为。该决定的实施,对我们开展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政府投资的项目前期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前期工作将更重视内容而不是形式,突出市场的重要性。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及建设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建设单位在向银行或金融机构筹措资金时,或在向国家申请项目补助资金时,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交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有关部门通过审查该报告是否符合规定,认定项目确实可行后,才会向建设单位发放贷款或补贴。同时,可行性报告也是其他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合理依据,投资者只有通过研究分析可行性报告才能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性,之后也才能决定是否投资,如何投资,投资和建设规模有多大,建设时间应该如何让安排,采用哪种方案最合理。
二、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在项目建设前期的作用
1、项目通过主管部门审核的必要文件
    经过批准的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是建设单位向国土开发和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的必要文件。可行性报告中对拟建项目怎样合理利用土地、怎样达到环保标准提出了相关办法和措施,国土开发和土地管理部门据此作为审查用地计划,批准办理土地手续的依据。同时,环保部门还可以此报告对该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研究治理措施,并签发建设许可文件。
2、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
    项目初步设计是根据可行性报告对拟建的工程项目规划出实际性的建设蓝图,就是要较为详尽地规划设计出该项目的建设规模、总体布置、建设周期、投资概算、产品方案、技术经济指标、人员安排、三废治理等内容,并为下一步实施项目设计提出具体方案。初步设计必须遵循不得违背可行性报告已经论证的原则。
3、国家实行调控管理和编制发展计划的依据
    工程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涉及的范围广、投入的资金量大、涉及的因素多,因此,可能会给当地甚至全局的社会和经济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这些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要求更为详细具体,以便给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实际宏观调控固定资产和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划提供依据。
4、建设单位拟定采用新技术、设备和供需采购计划的依据
    项目主管单位根据已批准的可行性报告,确定拟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并以此同国内外的有关组织或企业签订原材料供应、能源资源供应、水电供应、工程设施、工程发包、运输等采购合同,为项目的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同时,建设单位还可以依据可行性报告拟定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计划。
三、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是项目后评估的依据
    因为在工程项目建成并运营一段时期以后,将进行项目后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来评估项目的实际运营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工程项目的预期目标正是由可行性报告来确定的。因此,项目后评估是以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为依据。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是项目实施的概念阶段,是项目概念阶段的核心内容,在该报告中,分析了项目的可行性,对项目所涉及的总投资、技术情况、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和论证,对项目的投入效益以及成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决定工程项目是否实施则是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实质内涵。因此,要求可行性报告科学、全面、客观、真实和公正。
四、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与设计项目管理的关联作用
    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也是进行项目初步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可行性报告不仅要对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论证,研究项目是否可行,还要反复比较,以寻求最佳建设方案,避免项目建设方案的多变造成的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和工期的延误,这要求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确保可行性报告的质量和深度。在设计初期,如果不能提出高质量、符合实际的设计任务书,不能用标准的技术术语将建设意图清晰完整的表达出来,也就不能有效地控制设计和建设的全过程,最终影响设计项目管理和施工。可行性报告总的目标控制的不好时,设计工作就会陷入朝令夕改的困境,使设计者无所适从,容易造成工程项目的先天不足。因此,初步设计的概算必须严格控制在可行性报告估算的范围之内。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可行性报告的研究与设计。设计项目管理如果能够尽早地介入工程建设中去替业主把关,在设计前期就对项目提出一些功能性的要求,那么,设计变更的情况就会减少,设计周期也会相应的缩短,从而控制了工程成本。但是,如果可行性报告不够深入,就会使得设计任务书不详尽完整,导致设计者无从下手或者草率了事,给项目建设管理和施工带来麻烦。所以说,项目工程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设计管理是避免投资失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以及投产后获得预期收益的重要手段(文/王丽影:科学与财富)。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重点分析
    做好前期工作,就是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是指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辅助研究)等项目建设阶段的工作n]。在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中,前期阶段是项目决策的重要阶段,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水平和项目功能定位及目标的实现,对项目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发挥将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项目前期的关键阶段。做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分析需求的正确性
市场需求是项目存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供求关系是市场运行的核心,任何一个项目都必须考虑产品的供求关系、原料资源的供求关系、产品与原料资源之间的供求关系。项目的建设规模应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来确定。注意发展产业链条长、产品关联度高、产业带动性好的产品。市场分析应考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现在和未来两个时段,把握产品供求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分析市场的竞争性,正确地估计市场容量、潜在的生产能力、产品的市场平衡余缺,进行同类企业生产水平、产品特性和经营特点以及市场竞争与占有率分析。主要原辅材料供应是产品市场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要有多种选择方案。供应方式及价格应合理。在不脱离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以便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2.加强工艺技术和工程方案的比较分析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选择适当的工艺技术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首先要处理好技术的
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先进技术必须适应国情,并与其配套能力相适应。对于成熟的先进技术可积极采用,如果是初次采用的技术,应对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困难进行细致调查,分析利弊,减少冒险使用的损失。其次要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如果建设项目采用的是国内科研成果,必须经过工业试验和技术鉴定。引用专利技术必须注重其实效性,避免将已失效或非专利技术作为专利技术引进,对建设项目的安全可靠造成威胁。建设项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可行性必须以经济性为前提。只有性能价格比高的技术装备,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工艺技术的选择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技术方案的选择技术方案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先进性原则:产品质量指标、产品使用寿命、产品单耗、劳动生产率、自动化水平、装备现代化水平等指标先进。在产品水平上:性能费用比高,包括结构合理、重量轻、占地面积少、功能齐全、运行维护费用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能保证产品质量且稳定性好,节能的新工艺、新材料,产品收得率高。在装备水平上:自控水平和性能可靠性高。二是适用性原则:充分、合理、有效利用资源,资源是可得的。采用的技术与可能得到的设备、当地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相适应。能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符合国家科技政策。三是可靠性原则:经过实践检验是成熟的技术。四是安全性原则:能保证安全生产运行。五是经济合理性原则:收益最大、成本最小。
(2)技术方案的选择内容 生产方法的选择:研究项目产品国内外各种生产方法的先进程度和发展趋势,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方法;研究生产方法是否符合所采用的原料路线;研究生产方法技术来源的可得性;研究生产方法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要求。工艺流程方案选择:研究工艺流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研究工艺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研究选择先进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提高收得率;研究选择主要工艺参数。
(3)设备方案的选择设备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一是主要设备方案应与拟选的建设规模和生产工艺相适应。二是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能力相互配套。三是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四是在技术先进和满足产品规格、质量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设备投资。五是采用高效、先进的设备,要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六是要结合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和资源、动力、运输条件,选择和设计设备。设备选择的主要内容:一根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提出所需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二是设备来源与价格。三是引进设备项目,应提出设备供应方式。四是超大、超重、超高设备,应提出相应的运输和安装的技术措施。五是技改项目,应提出对原有设备的改造方案。对主要设备方案要进行比选,比较对建设规模的满足程度,对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要求的保证程度等。
(4)加强厂址条件的选择和专项研究 建设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城市规划和水文条件的要求。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符合国家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确定要满足项目主导工艺的要求。对工厂的平面和立面布置方案要进行多方案比较,以便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3.深化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强化效益分析的准确性
    可行性研究投资误差应控制在±10 以内。要使投资估算达到要求的精度,对于加工业项目,投资估算的计价基础是设备和材料价格,对于基础设施类项目,计价基础是工程量,因此在进行估算时重点是合理确定设备、材料价格和工程量,其次是各项费用和费率的取舍。设备和材料价格以直接在市场或向厂家寻价确定。工程量的确定要随前期工作的深入而不断细化。
筹资风险防范不当往往易导致重大损失,因此,应加强建设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筹资原则。要充分考虑筹资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效益分析的关键是投入产出分析。产出分析的重点是产品售价分析,产品售价应立足当前,又要考虑未来可能的预期走势,根据过去几年的实际价格水平走势,采用数学方法进行科学预测,确定合理价格。投入分析的重点是成本,特别是经营成本里的原材料、燃料消耗部分,往往这部分成本的变动较大,影响也较大。产品价格和原材料、燃料消耗成本对项目的效益指标较敏感,因此在进行效益分析时,对这些部分的分析一定要深入细致,反映项目的真实情况。
4.加强投资风险的分析
    常见项目风险因素有:市场、技术、资源、工程、融资、配套条件、外部环境等。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较大、严重、灾难。对项目要逐项进行风险评估,找准主要风险因素,提出对策措施,采取回避、控制、转移等措施,将项目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摘自王晓红《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在线客服
关于文海
>>产业分析
>>企业情报
>>技术工艺
>>进出口数据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