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page01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招投标 > 政策法规 >

信用体系构建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

相关介绍

摘要: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所限,对资金的需求有自己的特征;而靠自身积累来获得足够的资金较为困难,必须通过外部融资才能满足。资金问题,是中小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有企业自身治理结构方面的原因, 同时,也有社会经济环境,以及金融制度体系方面的原因。有关研究表明,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构造了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与银行的博弈模型, 探索了以信用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途径和模式。

关键词: 信用制度; 中小企业; 融资
    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可知,我国中小企业仍处于强位弱势。强位,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基础性力量; 弱势!是指政府扶持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等仍然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 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仍然突出, 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尽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强化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大多缺少贷款所必需的资产抵押、担保或信用, 仍然很难得到正规金融体系的信贷支持。特别是从2004 年4月初至今, 央行实行较为严厉的信贷紧缩政策, 中小企业贷款更加困难。目前, 中小企业板块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融资体系仍以银行为主导, 为防范贷款风险, 银行贷款时倾向于那些相对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大企业。加上银行缺乏中小企业风险的足够信息, 贷款行为保守, 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资信度较低、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
业更是难上加难。
一、信用体系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价值地位
    基于博弈论的分析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 是在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信用体系可以说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信用, 就没有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交易市场, 就没有社会化大生产的良好秩序。信用体系是否完善关系着中小企业能否获得发展所需的充足资金, 关系着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实中, 银企在信息上往往不对称, 企业可能通过弄虚作假, 如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来骗取银行贷款。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 银行只能根据融资企业传递的信息来判断该企业属于 好企业! (概率为P) 还是 差企业! ( 概率为1-P), 决定是否向其贷款。如果银行判断失误, 即拒绝好企业的贷款申请或接受差企业的贷款申请, 银行一来要承担由此产生的机会成本, 二来会造成不良资产的潜在增长; 对中小企业所造成的后果则是融资越来越难。博弈模型如图1所示:
……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障碍探究
1. 信用观念淡薄, 诚信意识亟待提高
    近年来, 不少中小企业在贷款时, 出现违规操作, 存在弄虚作假、虚报利润等现象; 在经营困难时, 千方百计拖欠贷款利息和本金; 甚至有些中小企业在贷款时, 就没考虑怎样还贷, 或者就没打算归还, 使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受到威胁。企业采取失信手段经营, 或许可获得一时之利, 但不可能获得良性的长远发展。加上中小企业资产少、规模小、业绩不稳定, 抗风险能力差, 财务管理水平低, 信息不够客观透明, 信用等级较低等, 银行从信贷安全考虑, 不愿对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
2. 信用管理体制不健全, 客观上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市场经济较成熟的国家, 信用管理体系较为健全, 而我国信用制度法制尚不足以对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虽有%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等, 规定了一些与信用有关的内容, 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信用立法体系, 对信用经济在整个市场经济和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认识不足; 相关条款缺乏可操作性, 对失信行为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等, 低微的失信成本不足以惩前毖后, 致使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惩罚和道德惩罚。欧美国家除了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外, 其它的信用机构例如信用管理协会、追账协会、信用联盟等, 在信用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 遗憾的是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没有建树。
3. 信用评价不完善, 是中小企业获得金融信用的瓶颈
    信用评价可以通过对借贷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进行分析, 提供借贷行为风险程度的信息, 保障借贷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评价相当完善, 形成了美国的财务导向型、日本的经营导向型、德国的偿付能力导向型, 以及英国的系统评价等几种主要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式。我国信用评价发展较晚, 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 至1997年底, 央行认可了9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债券信用评级业务的评级机构。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大部分为地方性公司, 规模普遍偏小。到目前为止, 我国信用评价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全国性市场, 许多评价机构带有较浓的地方性色彩, 没有统一的评价办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造成评价结果差距很大, 不具有可比性、权威性, 企业缺乏进行信用评价的积极性。信用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成为了银行对中小企业 惜贷!的 借口!, 为了规避风险, 银行会紧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使中小企业在获得金融信用上雪上加霜。在没有权威可靠的信用评级时, 由于信息不对称, 会出现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4. 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外源融资渠道拓宽极其有限
    担保机构参与到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易中, 能有效降低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和企业所面临的贷款条件约束, 促进贷款实现。从1992年起, 我国采取了积极措施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 但很多体制性问题从信用担保机构一出现就制约其健康良性发展, 担保条件设定较为苛刻, 很多担保机构是以被担保企业的反担保抵押充足状况作为首次担保的唯一条件, 均要求担保企业法人代表、大股东及其家庭承担担保的无限责任, 且必须提供有形资产作反担保, 降低了中小企业接受信用担保的积极性, 将一些不具备反担保抵押条件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担保的品种局限于流动资金,不利于中小企业获取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保障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畅通
1. 提高信用意识, 营造良好信用氛围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越发达, 社会分工越细,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 越要求诚实守信。中小企业要牢固树立 信用是企业灵魂!的理念, 信守 资金比利润重要, 信用比资金更重要!的经营宗旨, 把信用作为一种重要资产, 同资金、品牌、管理、信息等一样, 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有利于融资、维系客户、扩大销售、建立品牌、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是否守信的关键在于经营者, 我们要建立经营者诚实守信教育制度, 形成诚实守信意识, 建立企业信用文化和道德的价值观。
2.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监督管理机制
信用体系并非是市场经济的内生元素, 需要社会、政府和企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图1说明, 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过程中, 如企业选择诚信(好企业), 银行选择贷款, 则融资成功, 利益共享, 各获得效用为1个单位; 如果企业选择欺诈(坏企业), 银行选择不贷款, 则融资失败, 不仅没获利, 还要为申请与运行成本付出代价。如果企业选择欺诈而银行选择贷款的话, 银行因遭受欺诈而损失的效用为- 1个单位, 企业获取全部效用为1个单位。很显然, 在银企双方的博弈过程中, 假设不考虑道德、法律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仅考虑银行和企业的 理性行为!, 双方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其最终的决策是企业欺诈, 银行不贷款。信用体系运行仅靠企业 理性!是不行的, 必须借助外力进行干预, 包括行政处分、行业处罚、司法判决等, 还包括媒体监督等道德约束, 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欺诈成本, 促进信用体系良性运行。由于法律机制、媒体监督等外力的引入,选择 欺诈!的企业不再是获益1 个单位, 而是由于受到惩罚损失效用- 2个单位, 其他效用不变。……
……
三、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保障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畅通
1. 提高信用意识, 营造良好信用氛围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越发达, 社会分工越细,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 越要求诚实守信。中小企业要牢固树立 信用是企业灵魂!的理念, 信守 资金比利润重要, 信用比资金更重要!的经营宗旨, 把信用作为一种重要资产, 同资金、品牌、管理、信息等一样, 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有利于融资、维系客户、扩大销售、建立品牌、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是否守信的关键在于经营者, 我们要建立经营者诚实守信教育制度, 形成诚实守信意识, 建立企业信用文化和道德的价值观。
2.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监督管理机制
    信用体系并非是市场经济的内生元素, 需要社会、政府和企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图1说明, 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过程中, 如企业选择诚信(好企业), 银行选择贷款, 则融资成功, 利益共享, 各获得效用为1个单位; 如果企业选择欺诈(坏企业), 银行选择不贷款, 则融资失败, 不仅没获利, 还要为申请与运行成本付出代价。如果企业选择欺诈而银行选择贷款的话, 银行因遭受欺诈而损失的效用为- 1个单位, 企业获取全部效用为1个单位。很显然, 在银企双方的博弈过程中, 假设不考虑道德、法律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仅考虑银行和企业的 理性行为!, 双方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其最终的决策是企业欺诈, 银行不贷款。
信用体系运行仅靠企业 理性!是不行的, 必须借助外力进行干预, 包括行政处分、行业处罚、司法判决等, 还包括媒体监督等道德约束, 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欺诈成本, 促进信用体系良性运行。由于法律机制、媒体监督等外力的引入,选择 欺诈!的企业不再是获益1 个单位, 而是由于受到惩罚损失效用- 2个单位, 其他效用不变(见图2)。……
图2中可清楚看出, 这里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贷款, 诚信) 。由于法律等监督机制的引入, 将有力地促使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机制的形成和运行, 惩戒力度体现在选择 欺诈!的成本要大大高于所获得的净收益, 增加了欺诈成本, 从而打破了银企借贷的原有格局, 使中小企业获得急需的资金。针对信用体系的监管制定法律法规, 完善市场准入监管
所涉及的%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修改市场行为监管所涉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制定%工商行政管理法&等法律, 立法要突出 信用监管!的内容, 使信用监管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制度,加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公示, 构建信用信息综合数据库及企业信用公共信息网, 减弱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将有利于授信企业的理性选择。
3. 规范信用评级机构, 建立科学完善的信用评级标准
规范信用评级, 建立信用预警平台, 及早发现信用危机信号, 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银行能够得到公允的信用信息, 担保或贷款时做出正确判断并防范风险, 保证诚信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畅通。
    首先, 应由政府大力倡导信用评级, 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 出台合理、全面的行业监管规章制度。如政府直接参与信用评级, 承认信用评级结果;确立行业监管部门, 发挥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 为信用评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在某些领域为经济活动制定强制性评级要求等。特别是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应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硬约束, 把信用评级与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结合起来, 提高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积极性。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 建立全国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库, 银行和企业通过付费的方法可便捷地查到信用状况。这些措施会很好的改善信用评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促进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
其次, 要建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要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动态性与静态性相配合, 体现中小企业的创新性、成长性和发展性。可借鉴和吸收穆迪、标准普尔等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方法, 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建立信用等级评价模型。如可以采用 5C!的定性分析法,即品德( Character)、能力( Capacity) 、资本( Capita l)、抵押品( Co lla tera l)、环境( Cond itions), 包含了商业信誉、偿债能力、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能否提供担保资产以获得商业信用、面临的经济情况和可能影响其付款能力的客观经济环境。同时还要注重成长性的定量分析, 综合考虑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经营效率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现金含量等。
4. 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机制
    随着银行风险意识加强, 银行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抵押或担保。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厂房设备地处偏远, 价值低, 实物资产类抵押物不足, 致使无法提供有效、足额的担保, 造成抵押难、担保难、费用高、手续繁琐等问题, 所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须包含担保机制。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既可以降低社会经济成本, 即可降低交易成本、降低金融体系对资金需求者的搜寻与核实成本, 又可以降低监控的代理成本。
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 首先要制定完善担保行业法律法规, 在制度上保证担保业健康发展。目前, 政策性担保机构仍占据主体, 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比重不足。中小企业量大面广, 仅靠扶持政策性担保机构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应大力发展适应地区特色的多类型担保机构。对政府出资或参与出资的担保机构, 仍然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 支持特定行业和企业发展, 重点对一些特殊项目和贫困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鼓励民间资本成立商业担保机构, 积极发展政策性全国再担保机构, 实施对于省市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风险转移和控制。大力推广中小企业互助担保, 降低贷款风险, 增加贷款数量或延长贷款期限, 合作者之间的相互监督能有效降低金融交易中的内生费用。
5. 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罚和信用修复机制
    信用体系的良性发展要考虑到对守信者的激励、对失信者的惩罚以及失信者信用恢复的问题。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将诱导企业在市场博弈中采取守信的行为。
    首先, 建立守信激励机制。信用收益主要表现在节省防范失信或惩罚失信的开支, 还表现在信用可创造收益, 当信用关系正常、和谐, 信用行为健康、有序时, 必然会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应对守信的中小企业进行奖励。政策可向长期重合同、守信用的中小企业倾斜, 如连续若干年评定为信用A级以上的, 享受一定的免检待遇; 还可借鉴国外经验, 给予银行信贷利率下浮、税收减免、免费公益广告赞助、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 相关部门合力对这些中小企业在品牌、质量、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更要进行精神激励,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对守信企业进行宣传, 营造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氛围, 赋予企业信用无形资产, 使企业信誉发展目标与企业守信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对有不良信用的记录在案,实行信息共享, 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无论在全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当事人均不得再注册新企业, 不得成为另一个公司股东、董事、经理与监事。建立警示平台, 将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纳入 黑名单!, 通报并建议银行等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实施全方位的制约和惩戒, 使失信者处处被动, 认识到失信行为的严重性及相关后果。建立金融机构行业联动惩罚机制, 如一个中小企业出现失信行为, 可向各金融机构通报,各金融机构对该企业开设基本存款账户、办理票据贴现和托收承兑等金融信托等业务进行限制管理。对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 直接赋予其外部债权人以破产申请权, 由当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清偿。第三,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修复机制。信用监管的初衷不是将失信者一棍子彻底打死, 而是让失信者在付出惨痛代价后, 给予其改正机会。我们应该允许企业失信后, 在一定期限内主动整改, 自我纠正违法失信行为, 消除不良后果。建立信用修复制度, 是激励违法失信企业积极主动自我纠正违法行为的重要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献军.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服及金融服务选择[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6).
[2]李扬, 杨思群. 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 ]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中州大学学报-2010(4)
在线客服
关于文海
>>产业分析
>>企业情报
>>技术工艺
>>进出口数据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