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page01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投资资讯 >

设立民营银行应消除所有制歧视

相关介绍
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尤其是信贷市场,一直为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所垄断。尽管银行体系的商业化改造有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存在所有制歧视,从国有银行贷款给民营企业仍然存在很大障碍。这里的障碍主要来自制度风险,而不是市场风险。也就是说,国有银行贷款给民企,一旦出现亏损,则要承担很大风险,而贷给国企,即使亏损,也不需承担什么风险,反正可以不断地“借新还旧”地进行循环,可以有政府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在这样的配置规则下,金融资源呈现出某种反常的配置格局,即信贷资源大量流向国企,不管它们效益怎样,而大量民企,即使效益很好,也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

  在这种情形下,建立民营银行就是势在必然。至少它可以使金融资源流向效益好的民营企业,而不必担心存在制度风险。

  例如, 民生银行就是这样的银行,它的资源配置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获得良好的效益结果。然而,类似民生银行这样的民营银行在中国是微乎其微,相对实体经济中占绝对数量优势的民企的需求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源的高度不匹配,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严重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放开进入壁垒、建立民营银行,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新型金融机构“百花齐放”

  虽然银行业受到高度监管,民营银行难以建立,但是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放开步伐不断加快, 各种民营银行的补充替代品,包括大量的新型金融机构不断出现,例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典当行、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社等, 各类连接个人金融供给与需求(P2P)的金融中介平台也大量出现,例如人人贷、拍拍贷、宜信等。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迅猛,阿里巴巴集团的支付宝、余额宝和华夏基金的活期通等,层出不穷。每每打开网页,各种互联网的融资网站扑面而来,每每翻开报纸,各种新兴的金融创新接二连三地涌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蓬勃气象。

  除了上述的这些主要服务于短期流动资金的机构外,服务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也在迅速地发展,大量的私募性质的投资公司,资本市场上的上千家基金或证券公司,各类银行下属的投资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投资公司等,也在不断涌现,都在寻找着新的投资盈利和增长机会。

  这些涌现的金融创新主体的基本特点是,由某些民营性质的公司领头,发起或成立了某种新型金融机构或平台,然后其他各类股份制公司,甚至国有金融机构也相继跟进,不断地把这种金融创新的积极效应加以扩大,形成以点带面的迅速扩散效应。

  在这些民间金融创新主体的带动下,成立民营银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在如今有着许多民间融资中介的选择条件下,为什么要推出民营银行?后者成立的必要性在哪里?其与现有的各类民间金融机构有什么不同?推出民营银行的障碍可能在哪里?

  离不开银行的金融中介

  金融市场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每种金融产品都有其最合适的服务定位和范围。银行的服务性质是它的传统性、便捷性和安全性,这些都是新型金融机构或中介所无法取代的。

  小额贷款公司或担保公司之类的金融机构,基本上以贷款为主要服务。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它们只能对有限数量的股东进行资本筹集,然后以此作为资金来源进行放贷,由于它们不具有对公众存款或集资功能,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和扩张。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小贷公司实际上只是一个以自有资本为股本的企业,自负盈亏,风险依靠自有资本来承担,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融资功能的银行。

  各类金融中介平台大多是在点对点或个人对个人的层面上,提供一种桥梁的功能,把资金供给与贷款需求连接起来,满足了供需双方的各自需求,因而实现了互利共赢。然而,大多数这样的金融平台的局限性很大,它需要资金出借者能够有效地识别借款者,这并非每个出借人都能够或都愿意做到的。一旦出现无法有效识别借款人的情况,就会存在较大风险。作为金融平台本身,通常不具有识别借款人的功能,这是因为涉及成千上万的无数借款人,识别信息成本太高。他们通常只能根据借款人提供的某些关键的个人信息进行批量化处理,只要把可能出现的不良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就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如果一个融资平台能够较好地识别借贷者,那么就会给投资者或资金出借者提供更可靠的盈利机会,那么这样的融资中介就会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因而他们就会越做越大,扩张迅速。这就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实现。在各类金融平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是淘宝网的支付宝或余额宝,他们通过淘宝网原有的大量借款人信用信息的累积,进行批量处理,因而就能低成本地进行识别,筛选出合格者,从而成功地降低了风险,赢得了更多资金出借者的市场。

  淘宝网虽然有较好的对于资金需求客户的识别能力,但是其资金供给来源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近期它们把支付宝与基金捆绑联合,成立了余额宝,通过基金对于社会资金的募集能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资金供给问题。

  这种采取基金来进行资金募集的方式,尤其是募集小额的、短期的、闲散资金的方式,很快就得到了大量的跟进,由于其简便易学,没有很高的进入门槛,所以,我们很快就发现,不少基金也同样挖掘了这种类似银行活期存款的功能。在这种资金供给来源下,基金不再仅仅服务于资本投资市场,而且也可以服务于短期贷款市场。基金具有聚集大众资金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因而十分类似于银行的功能。

  但是,基金对短期贷款提供服务的问题在于,它必须与银行捆绑在一起才能快速变现,实现快速的资金存取和转移功能,这是充分利用小额闲散资金进行短期融资必须具有的功能。现有的与基金结合的各种融资平台,都必然要与银行紧密结合,只有获得银行的授权,才能方便地利用银行的快捷功能实现基金的短期筹资功能。 由此可见,基金需要为这种功能付给银行一定费用,如果这种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那么基金的这种服务就是不可持续的。

  一般基金的局限性还在于,对于大量中小企业短期贷款客户的识别问题,需要耗费较大成本,存在着不对称的成本收益关系。即使它能够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但在现有经营框架下,也无法有效解决资金需求的出路问题。在这方面,它就不具有阿里巴巴那样的,能够结合融资、供需两方面的优势。然而,阿里巴巴虽然能够低成本地识别资金需求的有效性,其也有局限性,虽然用户数量众多,但大都是从事商贸之类的服务业和一些小规模经营的、自产自销的个体生产用户,而很少有从事一定规模的直接生产者。因此,对于大量的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厂家的融资服务,尤其是对于大量的中小型生产企业,现有的金融中介或网络平台仍然无法覆盖或满足这种大量的生产性需求。

  总之,小额贷款公司能够通过地缘或区域的关系网的优势来识别有效资金需求,但由于不被允许集资和吸储,则不能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依靠几个大股东筹集的股本作为融资来源,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资金需求。同时,基金能够通过社会公募来解决资金筹集来源的问题,但是无法解决资金需求出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阿里巴巴能够较好地解决资金供需的有效关联,但其覆盖面仍然有限,尤其对生产性需求似乎还不能解决。

  此外,各类金融中介或机构是按照企业的自负盈亏方式经营的,而不是按照银行模式经营,因此并不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在这种情形下,大量自发生长的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往往打擦边球,或多或少地进入了银行的边缘领域,这就给监管当局带来了难题。如何防范这类金融机构可能带来的风险?如何将其正规化,以便进行风险监控?

  在这个意义上,正规化的银行,能把资金供给和需求完全结合起来的银行就是无可替代的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的满足是直接关系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关键。其中,银行的作用尤为重要,各种金融中介往往都是在金融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出现的,是为了弥补现有金融机构的不足,是为填补现有市场的巨大供需缺口所涌现的。但是,它们只是银行功能的延伸,最终都离不开银行,需要银行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如果通向银行的进入壁垒被打破,如果银行的功能在市场竞争中趋于完善,那么现在这些众多的金融中介的一大部分,或许有可能会成为多余。

  民营银行的风险

  来自不公平的制度安排

  那么成立民营银行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关键在于如何防范风险。由于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公众存款,其安全便成为银行的头等大事。尽管国有及其控股银行也可能出现亏损,但是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有国家或政府托底,公众对其安全比较放心。但对于民营银行,一旦出现亏损,那么谁来托底呢?这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因而成为政府的顾虑。

  实际上,按照委托代理理论,民营银行的道德风险相对国有银行来说较小。同时,民营银行由于制度安排或治理机制较合理,其盈利水平也高于国有银行。从目前的市场效益比较来看,如果我们把目前的银行效益分为三个层次,则民营银行效益最好,例如民生银行等,其次是非民营控股的股份制银行,最后才是国有银行。由此可见,无论是从道德风险,还是从市场风险,民营银行都是很低的。对于那种担心民营银行会出现亏损破产而导致存款人损失的疑虑,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然而,上述对民营银行风险的疑虑的确存在,这主要来源于国有与民营银行之间的不公平制度安排,来源于市场存在的歧视。为什么国有银行的亏损就要由政府托底?如果这个软预算约束不存在,如果国有与民营之间能够公平竞争,一视同仁,那么就不会存在对民营银行的担忧。公众自然会根据银行的业绩和服务来选择最合适的银行。

  银行业渐进的改革措施

  因此,设立民营银行重要的是要破除不公平竞争,消除所有制歧视,而不是把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规范当作一种反对市场化的借口。作为同样的商业银行,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都应当服从于统一的市场规则,这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范,也是我们应当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不过,在完全实现这种规范之前,可能还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采取一些渐进的改革措施,为进入成熟阶段做好准备。

  首先,逐步放开市场准入壁垒,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领域,成立若干家民营银行,能够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相互竞争的银行体系。这种放开可以从地区开始,从小银行开始,从有金融从业经验资质的机构开始,逐步扩大范围,扩大数量和规模,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让公众能够从中选择最适合自身需要的银行,从而形成一种分层次的、多元化的、合理竞争的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中,各种银行都能够从公众选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例如更偏重于安全性,还是更注重收益回报率,或者更强调短期的快速灵活性,或者适宜于中长期的稳健性,等等。当老百姓不再由于银行的所有制属性而困扰,能够真正从银行的服务与效益的角度来进行选择时,我们的市场经济才是公平的。

  其次,可以考虑试行银行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 即对于吸收公众资金的银行,尤其是小银行、地区银行或民间银行,实行必要的存款保险,以便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疑虑。保险制度说到底还是银行拿钱换取信用,只要银行能持续保持较好效益,那么这种信用的累积就会日积月累地自然形成。

  再次,确立并完善银行的合理治理机制,从根源上确保银行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行,从而从根本的制度上来防止出现某些强势的相关者对其他弱势相关者的利益侵犯,尤其是对存款人或大量分散的企业客户的利益侵犯。

  最后,在对银行的监管中,设立必要的安全预警系统。建立一种对银行的多角度观察和监视系统,一旦出现可能亏损或资不抵债的信号,则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国内外在安全监管方面应当有许多积极有效的防范风险的经验,可以借鉴。

  总而言之,市场放开,引入民营银行进行竞争,是促进我们金融市场形成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环节。实际上担心民众不愿意把钱放在民营银行的顾虑完全是不必要的,这是某些管理层低估民间智商的心理。 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放开的试点来证实,只要政府消除金融歧视,确保公平竞争的市场规范,确立必要合理的进入银行领域的准则,促成治理机制的有效制衡规范,加强必要的金融监管,那么,让公众在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中进行融资选择,则必然会形成一个高效的和公平的银行体系。民营银行的进入,其富有活力的溢出效应,则是形成这种良性金融体制的催化剂。

在线客服
关于文海
>>产业分析
>>企业情报
>>技术工艺
>>进出口数据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