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page01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投资咨询 > 商界风云 >

我国城镇化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相关介绍
 众所周知,现时我国人口城镇率已达50%,规避“人口城市化陷阱”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飞速进步的同时,需要系统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找出风险的症结,解决问题的关键,进而思考有效的对策。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
(一)资源风险
资源是有限的,盲目地城镇化与无约束地消耗资源将造成资源不足,其风险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耕地风险。城镇面积的迅速扩展, 占用了城镇周边大批肥田沃土,农民在城里赚了钱以后,回到农村建新房,农民居住用地急剧增加。1997年至今,全国耕地已减少了1.23亿亩,现在我国耕地面积仅有18.26亿亩, 比国家18亿亩耕地的红线仅多0.26亿亩,如果没有特别过硬的措施,很可能突破这条红线。
2.水资源风险。城镇人口的增加及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使城市用水量剧增,目前全国665个城市中,有将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大约有200个城市严重缺水。
3.能源风险。随着城市的扩大,电子、煤碳、燃气的消耗迅速增加,特别是建筑直接、问接消耗了近三分之一的能源,因此,必须强力推行节能建筑,以降低能源风险。
(二)生态风险
城镇化有赖于生态的支撑能力,过量消耗自然力的传统城镇化模式,造成对生态的严重破坏,构成了城镇化的生态风险。
1.环境污染。城镇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使城里产生的污水、废气、垃圾的数量大大增加。由于管理不善,城里的一些河流变成了“黑水河”,加上垃圾的污染,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2.植被破坏。城镇无节制的需求,使农牧业生态出现透支,人为的植被破坏已经非常严重;过渡放牧使草原的植被来不及生长,就被牛羊吃光,造成大片草原沙化。为了满足城里的需
要,山上的树木,不等长大就被砍伐。由于过份建设,地面上、河岸边许多自然生态被人造工程所占用。
3.土壤损失。为了满足城里人的需要,农业极量生产,化肥、农药超量使用,使得土壤质量变坏;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变瘦,草原沙化。人类与动、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了严重威胁。
4.城市病凸现。城市病表现很多,目前比较突出的是交通拥堵,一到上下班高峰时段,大多数城市都有交通堵塞的现象。此外,还有热岛效应,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很不利。
(三)农业风险
1.人力资源风险。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村劳动力涌人城市,意味着农业人力资源的大量减少。由于城里聘用的大部分是年轻的、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所以农村流失的是精壮劳动力。现在许多农村剩下的大多是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长此下去,农业劳动力便会从富余转变为短缺。农业是基础,如果我国的基础仅靠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来支撑,其中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2.农产品供应风险。城里人每天吃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及一部分生活用品与建筑材料都是靠农村生产的,而且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农村劳动力削弱,耕地数量减少,土壤品质变差,农村社会进步缓慢,农业科技推广困难,使得农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需求量增长的速度,农产品供不应求的风险并不是杞人忧天。如不采取特别强有力的措施,农业现代化与快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不协调的问题将日益突出。
(四)社会安全与稳定风险
1.强制征地拆迁引发群体事件的风险。近年各地出现强制征地和拆迁的现象,这种情况极大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发生恶性事件。
2.失地农民与无地农村青年的不满。“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造成了众多农民失去土地,还有一些本就无地的农村青年,他们或者是计划生育外的超生子女,或者是农村“土地关系十年不变”规定后出生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没有土地保障,这些人可能因生计没有保障而对社会不满。
3,进城农民工的不平心态。据2009年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就达到2.2978亿人。 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诱惑下涌入城市,不惜干许多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希望有朝一日能真正当上城里人。但低工资、高房价撕碎了他们的购房梦,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他们享受不到对城里人的许多优惠政策,使农民工强烈地感到不公平。
4.城乡弱势群体的无助与无奈。城市化进程中,各方利益的博奕,使社会剧烈分化。突出的是贫富两极分化,巨大的财富差距,使得一部分贫困而且处于弱势的人心态失衡。这是社会中最不安定的人群,也是最需社会救助的人群。
二、对城镇化风险的初步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具有两面性,需要适当约束与控制
城镇化进程不仅有促进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面,也有矛盾与问题日益积累,因而蕴含着巨大风险的一面。现实说明,城市发展与资本扩张的无制约结合,将积累人类的消极共生关系。所以,在坚持发挥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的同时,需要发挥政府的指导与调控作用,创造既积极又稳妥的城镇化道路,约束人口盲迁,控制城镇化速度,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把握好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和相关体制的改革,避免掉入“人口城市化的陷阱”。
(二)城镇化风险的症结在农村
虽然掠夺耕地与过量消耗水资源的问题,主要是发生在城市,但事情涉及农村,补救措施更需农村出力,如土地整治与复垦、水利建设和水源保护等。即便石油、电力是农村生产不出来的,但开发替代能源(生物能源、风力发电等)也需农村配合。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土壤损失既有城市的原因,也有农村的原因,但如果没有农民参与就根本解决不了。城市病主要靠城市规划控制,可也牵涉到农民工问题。至于农业风险、社会安全与稳定风险,更加与农
村、农民有关。所以,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症结在农村。我们规避或化解城镇化的风险,首先要把目光投向农村,加大在农村的工作力度。
化解城镇化的风险,关键在政府要有所作为
城镇化进程中有两个动力机制,一个是市场经济动力机制的推动作用,另一个是政府权力机制的调控作用。 这两种机制既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它们必须互相配合,不应当分谁为主谁为辅,否则就会出问题。建国初期,只有政府主导,结果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拉丁美洲国家接受“华盛顿共识”,放松政府管制,盲目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转移,形成畸形发展的城市化,落入“人口城市化陷阱”,使拉美经济数次面临崩溃。有人对市场经济下的行政力量持怀疑态度,主张城市化率达到50%以后,国家超经济强制机制就应当少一点。但是,老百姓却相信行政力量,有了问题他们找的是政府而不是市场。没有政府正确调节的市场经济,容易产生恶性竞争和高度垄断,不可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在风险如此之多的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不能“无为而治”。如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不公平问题,市场是无能为力的,只能靠政府的政策逐步解决。由于目前城市化的风险多与城乡分割的二元
体制有关,而且农村的落后现实,更需要加大城市回报农村、工业帮助农业的力度,这必须由政府来运作。
三、应对城镇化风险的策略
(一)缓办户口、多发工钱,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支援农村的能力
为了使农民工尽早融入城市,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城市提供的福利待遇,有人主张尽早为农民工办理城镇户口。但是,如果这么做了可能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
第一,城市失去了一条向农村输送资金的渠道。现在全国的2.2亿农民中能往家里汇钱的少说也有1.5亿人,以平均每人全年给农村家庭交6000元计,每年全国向农村输送的资金就是9000亿元,这对农村建设是一笔不小的经费。如果把这些农民工都转为城市户口,农村将失去这笔资金来源,对农村的发展十分不利。
第二,政府在城市的财政支出将增加,必将减弱政府扶持农业的能力。
第三,农民工有了城镇户口,却不一定愿意放弃原来分配给他们的土地,土地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退路,也可能是他们今后发展的本钱。如果以城市户口换土地,相当多的农民工将选择土地。
第四,农民工举家迁入城市后,城里的生活开支比农村大得多,凭他们这点工资,经济上不见得比在农村宽裕,甚至可能成为城市中的贫困人员。
所以,不要急于为农民工办理城镇户口,而是有条件地解决一些,慢慢来,绝不能一风吹。解决农民工与城里人同工不同酬、工资偏低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现在的农民工,老板通常仅付给他一千来元的月工资,实际上把应付给农民工的住房消费、出勤交通费、子女受教育费用等附加工资都克扣下来了。增加农民工的工资并不是剥夺老板的利润,而是老板应当支出的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费用。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增加后,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而
且汇给农民家庭的钱也会多起来,实际上就是城市以资金支援了农村的发展。
(二)着力“筑巢引凤”,聚集人才,提高农业科技力量,加速农村社会进步
农村最缺的是资金和人才,尤其是人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批农村人才都到城里去了。由于缺资金,原有的农技系统早已“网破人散”,修补困难。乡里留下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他们精力与学识不足,当不了农业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一方面,农村迫切需要重新汇集人才;另一方面,我国每年都有500万以上高校毕业生,其中不少在城里找不到 作,他们在城里徘徊,却不愿意到农村去,因为他们认为农村没有用武之地。为此,可采取“筑巢引凤”的策略,第一个地方就是农业科技服务系统,那里需要许多大学生,然而要把农业科技网站做大做强,就需要资金,非得政府扶持不可,否则,如果连间办公室都没有,丁资也发不出,谁来也不会安心。
近年农民增产不增收,原因就是农村科技力量太弱,以致高科技农业无法推广,生产效率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太差,现在政府要执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策略, 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局面,可以选择农业科技服务系统作为着力点,加大对他们的财政投入,像办义务教育一样,把县以下农业科技网络当作公益事业来办,主要由地方财政出钱解决人员的工资及必要的经费,国家予以资助。至少在目前县以下农业科技系统自立能
力差的时期应当如此。高科技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扶植农业科技系统是当今支援农业的第一要务。把农业科技机构做大做强,并通过他们培养大量乡土能人,建设起一支强大的农村人才队伍,推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加速农村社会的进步, 这是农村的治本之策,也是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方法。
(三)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城乡产业贯通,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大批农民进城,为农村土地适度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可能性。土地流转集中的形式多样,较多见的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坚持两条原则。第一,承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实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损害农户利益,包括进入城镇的农民的既得利益,可以让他们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参加分红,还有租凭、托管、合作或其他有偿转让形式,实现土地适度向经营大户集中,决不允许某些势力违背农民意愿,强行兼并土地。各级政府都必须严守上述两条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积极的方法是发挥能人的带头作用与示范效应。为此,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着力吸纳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利用科技服务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经营模式,带动农民致富。利用社会服务型人才的带头作用传播先进文化和思想观念,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积极探索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激励政策和发展方式,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的生产示范基地和出口导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让群众看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优势,以示范的作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另外,还要探索城乡产业的对接,融合与贯通问题。农村产业
组织能够通过与城市产业的对接,获得更大的发展能量,同时城市产业也可因此延伸产业链条,获得农村资源的可靠供应
(四)建设“两型社会”,低碳城市,需解决建筑二步制施工的缺陷,并在规划设计中注意安全设防。现在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 实行低碳型城市规划模式与绿色设计技术,这些措施无疑都有利于规避城市化的风险,但在执行时还需改革时下的一些不成文的“制度”。比如,住房建筑目前实行的是互相分割的二步制施工,开发商只负责完成主体工程,卖出去后,再由用户进行室内装修。这样,开发商很容易躲过建筑设计中相关的节能要求,而用户缺乏节能建筑、绿色设计等专业知识,只要求好看、好用、省钱,不会考虑适宜装饰、节能标准、新能源、低能耗和低碳环境等,所以二步制施工不利于低碳建
筑的实现,应当用适当的办法来解决。这里,牵涉到老百姓的节能意识问题,需要加强该方面的宣传教育。城市规划设计,一定要安全设防。在城市空间的布局上,需要在城区均匀
分布开辟空间,遇灾时可以作为避难场所;道路要互相畅通,保证消防车能够通行;各种建筑物必须达到当地地震设防标准;水源必须有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其周边的开发要严格控制;有环境污染的工矿区,如火力发电厂、造纸厂和化工厂等,与城区、居住 之间要有足够的问隔距离,中问要建设以森林为主的防护隔离带;城市周围的绿色生态屏障要有相当的规模,除基本农田以外,应当以森林为主;城 之内要有完整的绿色生态系统,有相当规模的“绿肺”,充分的绿色“氧吧”、“冷源”及廊道,保证城市供氧安全,等等。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要积极推进其进程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其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很多,但应用适当的对策,是可以逐一化解的。唯其症结在农村,而农村的相对落后,是长时间的历史造成的,解决起来,非有大的决心、下大力气不可,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文/李莺
 
http://www.wenhaiw.com
在线客服
关于文海
>>产业分析
>>企业情报
>>技术工艺
>>进出口数据
banner